
苏陈妹在甘蔗林间劳作 记者 袁健斌 摄
秋天燥,甘蔗俏。当下,又到了甘蔗上市的季节。在中堂凤冲村和石碣沙腰村,成排成行的甘蔗林矗立在田地里,显得井然有序。“凤冲甘蔗特别甜”“沙腰白皮甘蔗清甜松脆”的美名每年都引得无数周边市民前往村里购买,就为一饱口福。
【凤冲】
甘蔗甜中透着清香
每年清明过后,凤冲村村民就开始种甘蔗,因沙泥地的土质特殊,种出来的甘蔗甜中透着一股清香,吃起来口感独特,多汁又可口。甘蔗一般是在10月中旬左右成熟,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。在这段时间里,周边市民常常驱车前往凤冲购买甘蔗,一饱口福。
有句俗话说“秋天甘蔗赛过参”,足以表明甘蔗非常适合秋天吃,不仅新鲜多汁,甘甜解渴,还有滋补清热又润燥的养生保健作用,来根凤冲甘蔗就再好不过了。但是血糖高、脾胃寒凉的就要稍稍忌口了。
【沙腰】
白皮甘蔗清甜松脆
石碣镇沙腰村也一直有种植甘蔗的传统,几乎家家户户都种,连片的甘蔗林,以白皮甘蔗为主,清甜、松脆、汁多,不像黑皮甘蔗那么湿热。经过大半年的生长,这些甘蔗陆续成熟,甘蔗白里透红,粗壮高大,有2米多高。秋冬季节干燥,又到了食用甘蔗的好时节,而在石碣沙腰村,连片的甘蔗也成熟上市。沙腰村的甘蔗清甜、可口、松脆远近驰名,每年秋冬季节不少市民都会特意前来沙腰村购买甘蔗。
今年,石碣沙腰社区还举行了第一届甘蔗文化体验节活动,将吃甘蔗比赛与社区传统结合在一起,又脆又甜的甘蔗让村民回忆起了快乐的童年时光。
■故事
甜蔗背后的辛苦
甘蔗是甜的,但对大多数人来说,种蔗人的辛苦,却并不十分清楚。石碣沙腰村有一大片甘蔗林,苏陈妹就是众多种蔗人中的一员。苏陈妹两口子,一起经营着2亩甘蔗地,长年累月的劳作,使苏陈妹看上有些苍老,皮肤黝黑,话语不多,但言语间透露着农家人的朴实与敦厚。
苏陈妹对这片甘蔗林有着深厚的感情,其中的辛劳,他却只字不提。辛苦与劳累都已蕴藏在一垄垄甘蔗之间了。
每年二三月份,是育种甘蔗新苗的关键时期,来不得半点马虎。甘蔗生长大约需要半年的时间,遇到雨水充沛,发苗就会快一些。
6月至10月,要对甘蔗打叶。夫妻俩要将蔗秆上的老叶打净剥去,使甘蔗更好地吸收阳光,有利于生长和糖分的生成。甘蔗打叶是很辛苦的活,人一钻进密不透风的甘蔗地,就像钻进了蒸笼。苏陈妹说,打叶时,甘蔗林里闷得透不过气,穿着长裤长袖,扎紧裤口袖口,经常是打好一垄地出来时,浑身已被汗水湿透。
只有到了收割的时节,蔗林才会像现在这样空疏。苏陈妹说,目前甘蔗以零售为主,也有小商小贩来收购。每次削完甘蔗,苏陈妹都会及时将蔗皮清理到袋里,不影响道路环境卫生。他笑呵呵地说,要争做爱护环境好市民。
苏陈妹说,现在甘蔗地每亩收成能有4万元左右,两亩地8万元,这是对一年辛劳最好的回报。(来源 东莞日报记者 袁健斌)